让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在今年我市敲定的10件重点民生实事中,加快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被放在了首位,可见市委、市政府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关注与重视。
其实,推进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并不是一个新命题,而是我市一直在实施、推进的一项惠民工程。在刚刚举办的全省农村水利工作会议上,我市因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工作突出作了典型发言。
那么,何谓农村供水“四化”?许昌农村供水都取得了哪些成效?被列入今年市定10件重点民生实事,我市又将如何持续推进这一惠民工程?
建安区东部水厂厂区
从“喝上水”到“喝好水” 城乡居民同饮“丹江水”
说起“丹江水”,咱许昌人一点儿都不陌生。
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万千许昌人喝上了甘甜、清澈的“丹江水”。
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区域由通水初期的174.5平方公里增加到逾1042平方公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群众增多,其中有不少农村居民。随着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的推进,农村居民喝上“丹江水”成了日常。
“以前,我们做饭之前要先接水,放置一会儿才能用,水垢太多。现在方便多了,拧开水龙头就能用,而且用的还是‘丹江水’。”该村居民王翠珍说起用水变化,高兴得合不拢嘴。
居民李景霞正准备做饭。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了出来?!八刮榷?,水质也好,比以前强多了?!碧钙鹩蒙稀暗そ钡奶逖椋罹跋己苁锹?。
不光是建安区的居民,禹州市花石镇郭寨村的居民们提起用水的变化,也纷纷为这项民生工程点赞。
“你看,现在我家厨房安上了分离式冷热水龙头,用水和城里人一样方便了。这水口感好,又甜又绵?!庇碇菔谢ㄊ蚬寰用窆沤怠?o:p>
谈起用上“丹江水”的体验,郭信江满意地说:“以前烧完水,壶里会有水垢,现在烧出来的水非常清亮,壶里也没有水垢,比以前强多了?!?o:p>
喝上水、喝好水,是农村群众真切的期盼。群众的“幸福感”就得益于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
据了解,许昌市自2005年起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投资19.2亿元,使全市2019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共建成、整合农村供水工程666处,其中千吨万人工程81处,千人工程512处,百人工程73处。
近年来,许昌市聚焦群众关切,把农村供水保障作为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之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巩固饮水安全保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农村供水“规?;⑹谐』?、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谋划新建9个规?;┧こ逃朐信┐寮泄┧こ塘⑼?,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确保全市农村群众喝上高质量的南水北调水。
目前,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9.1﹪。农村群众从吃水困难到用水方便,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从供水站到现代化水厂 放心水畅流到家家户户
建安区东部水厂制水车间
“我们这个厂区采用了先进的超滤膜制水工艺,在咱省内属首例,从进水到出水都是通过密闭的管道完成的?!钡比眨诮ò睬克?,许昌市建安区中州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培校说,建安区东部水厂2021年开始建设,2023年8月投入使用。一年多来,他们凭借优质的供水服务,为23万名群众提供600万立方米的优质“丹江水”。
何为超滤膜制水工艺?李培校表示,超滤膜制水工艺能够截留、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让硬水变软水,口感更好。
“出厂水多项指标都高于饮用水标准,可以直接喝?!彼底?,李培校在出水口接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建安区东部水厂的化验室内配备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工作人员进行取样检测,为每一滴出厂水把关。
“你看,这就是南水北调的进水口?!崩钆嘈V缸乓淮碌男》孔铀?,原水进入厂区之后,在蓄水池中进行过滤,然后进入制水车间,最后通过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
这个水厂“智商”也很高。建安区东部水厂的智慧中控室内设置了一块12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大屏,取水口、沉淀池、滤池、送水泵房等各供水环节一目了然。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全天候、全时段管控水质、水压、水量。
据了解,建安区东部水厂设计规模每日3万立方米,目前日供水约1.5万立方米,年分配水量500万立方米,供水范围涉及建安区的五女店、张潘、陈曹、小召等4个乡(镇、街道),2个工业园区,受益人口23万人,受水面积284平方公里。
建安区东部水厂的建设,是我市加快农村供水“四化”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几年,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居住环境的追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集中式供水站和地下水水源的供水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那么,农村供水如何完成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成了我们需要谋划的新篇章。
于是,我市水利部门通过对全市农村供水现状调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制定印发了《许昌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指导意见》《许昌市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方案》,谋划农村供水“四化”项目9个,其中禹州市涉及白沙水厂提质增效、文殊水厂扩建、新建张得水厂,长葛市新建1个水厂,鄢陵县1个水厂进行管网延伸,襄城县新建2个水厂,建安区新建2个水厂。
目前,建安区东部水厂、白沙水厂提质增效工程已完工,让更多居民喝上了“优质水”。
尤其是白沙水厂提质增效工程,为周边村庄带来了产业变化。禹州市花石镇郭寨村的居民们不仅喝上了健康水、安全水,而且两家养殖场前来入驻,带动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从服务到监管 全力打造长效运行模式
工作人员进行日常检测
项目建设好,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让民心工程更暖心?
也许,这两个例子会给出答案。
连日来,许昌市建安区中州水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上门为居民免费更换预付费水表。很快,一块块崭新的水表在居民家中“安家落户”。
“更换水表后,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购水、用水,避免因欠费影响正常用水,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抄表上门收费给群众带来的诸多不便。”建安区艾庄回族乡杜宋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海军说。
而在鄢陵县,接到群众反映出现水质浑浊、入口偏咸的现象,鄢陵县水利局“第一时间”联合镇、村进行实地现场踏勘,入户走访,对水源井、供水管网等情况进行核查。
为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用水需求,鄢陵县水利局经多方论证,决定将野岗水厂并入只乐镇顺阳水厂。
在确定供水路线后,只用了短短6天,鄢陵县完成管道铺设1200米,将野岗水厂并网到附近的顺阳水厂,有效解决了野岗等3个行政村3000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及时有效保障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极致服务、不断创新,我市水利部门不断探索长效运营模式,让供水企业稳定发挥效益。我市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维护”模式,同步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县域统管机制,积极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有力激发镇、村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政府组织,部门协作,镇、村参与的工作合力,针对性解决工程建成后“无人管”“管不好”“无钱管”的突出问题。
我市还创新网格化管护模式,保证小修不过晌、大修不过夜;实行“查表、收费、宣传、联络、咨询、巡查”六位一体式服务,设置县、乡两级服务中心,供水统一调度,服务直接到户;全面推行供水信息公开,搭建县、乡、村一体化智慧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线上、线下”双服务,实现群众足不出户办理业务、问题诉求一键响应,形成“一张水网覆盖、一个模式运营、一个标准服务”的良性机制,不断提升用水户满意度;强化农村供水水质监管,化解水质风险,确保水质安全。
尤其是建安区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将全区16个乡(镇、街道)78处农村供水工程移交至中州水务有限公司进行管理,推行“全区供水一张网、一家企业管”,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全链条运维服务体系。
从“源头”到“龙头” 农村供水“四化”建设进入“快车道”
民生承诺,掷地有声。
新年伊始,随着今年我市10件重点民生实事的敲定,全市农村供水“四化”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目标已锚定:2025年7个项目全部开工,年底建成水厂4个,全市“南水北调”水受益人口增加140万人,累计达到240万人,让更多老百姓吃上健康优质水。
我市水利部门也挂出“作战图”,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供水“四化”建设,持续做好农村供水强监管工作。
在禹州市文殊水厂提质增效工程建设现场,伴随着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加紧施工。工程建成后可实现日供水量3.1万立方米,保障方山、鸠山、火龙等4个乡镇84个行政村约13万名村民吃上“丹江水”。
“我们今年要加快建安区西部水厂建设,让‘丹江水’流进更多农户家,惠及更多群众?!崩钆嘈K担浅思涌旖ò睬鞑克Ыㄉ?,还对建安区东部水厂进行智能化提升,通过AI技术,提供更多精准化服务。
我市水利部门将按照《许昌市实施农村供水保障行动方案》,全力推进农村供水“四化”建设。
我市按照各项目完工通水时间,倒推工程建设时间节点,量化工程建设内容到月,细化具体工程指标到周,建设进度列表上图。
我市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公司化专业管理引进、供水运行管理单位优化等举措,促进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全面升级,统筹系统解决农村供水规模小、管理难等问题,推动我市农村供水保障迈台阶、上水平,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农村供水保障之基。
我市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责任,不断夯实农村供水工程“三个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供水运行管理单位责任,把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主体责任延伸到乡镇、单村供水工程延伸到村“两委”,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责任名录,保证每一处农村饮水工程都有人管。
我市完善农村供水工程清单,通过现场督导与电话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县级农村供水监督电话、农村供水水厂维修电话制定详细抽查事项台账,开展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清单、限时整改。
我市严格农村供水水质监管,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行动,对每年丰、枯水期各一次的水质检测结果、张贴公示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化解水质风险,确保水质安全,让农村群众吃上“明白水”。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农村供水体系,努力让清澈甘甜的‘丹江水’流进更多乡村家庭,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民生保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张铮 王永涛)